知识目标:
1.掌握产后出血的定义、临床表现、急救护理措施。
2.熟悉产后出血的病因及护理评估内容。
能力目标:
1.对病情进行快速评估,能估测产后出血量作出产后出血判断的能力。
2.进行相关病史收集、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的能力。
3.利用资料初步确定产后出血病因的能力。
4.根据病情迅速启动并组织急救(一级、二级、三级)的能力。
5.给予正确的止血技术(子宫按摩术、宫腔球囊填塞术、宫腔纱条填塞术、人工徒手剥离胎盘术、宫缩剂使用)救治病人的能力。
1.构建了有生理特征的产后出血产妇模型
产妇模型立体呈现人体解剖特征,可对女性生殖系统360°全方位任意旋转,有仿真的会阴、子宫、胎儿、胎盘及脐带。仿真产妇模型能表现出产后出血四大病因的表征及出血机制:能显示胎盘剥离征象;能呈现软产道状态;当使用宫缩剂、按摩子宫后能呈现出子宫血管出血减少,能体现经按摩用药后宫底下降、宫腔内积血减少的状态。仿真产妇模型拥有生理反应(心率、呼吸、血压、面色、氧饱和度等),且生理表现会随着产后出血量的不同而发生相应的变化。
2.搭建了产后出血病人的临床判断与护理实验流程
(1)产妇入院的信息采集与评估:采用临床实际病例构建产后出血案例库,根据采集到的产妇妊娠前及妊娠期信息,分析其是否存在容易导致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
(2)产妇产程的观察与评估:建立产程各项临床表现数据库,呈现产妇各产程的临床表现,训练学生对于产程的观察能力及对相应症状体征的判断能力。
(3)产后出血的判断:建立产后出血量估测和出血量与病情程度相关性数据库、不同病因产后出血临床表现数据库,训练学生对于出血量的准确判断以及对病情严重程度、病因的分析。
(4)制定产后出血的急救原则及措施并实施护理措施:建立常规出血处理措施数据库及产后出血专科止血方式数据库,为学生选择正确的急救护理措施提供模型。
(5)结果反馈:系统收集学生在评估、判断、制定急救原则及措施、实施护理措施过程中的表现及正确情况,判断实验是否成功。
图1 产后出血病人的临床判断与护理实验流程图
(1)教学过程:
1)实验背景等简介查看:通过观看简介,学生可以明白该实验的背景、实验目的、实验原理,便于后续的实验能正确开展。初次登录应依次浏览、熟悉内容并进行实验前准备(备好教材、纸、笔等)。
2)实验操作
①认识体验---认识产后出血:在熟悉实验简介的基础上,点击认识产后出血模块,沉浸式地进行产后出血病因、临床表现、出血量的测量、处理原则四个部分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合格后进入案例演练模拟实验。通过该教学环节,学生可以分辩会阴裂伤的分度、通过宫底高度判断是否存在宫缩乏力宫腔积血、可以分辨凝血功能障碍的表征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可以对产妇的出血量进行测量。
②探究式学习--案例演练:包括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案例和胎盘因素所致产后出血两个案例。每个案例交互模块均包括评估产妇入院记录、观察产程进展、识别产后出血、识别产后出血的病因、判断产后出血的程度、根据出血量的变化选择正确护理处理措施等。点击病例进入产房实景,学生模拟护士角色,评估产妇的入院记录,拉近镜头可放大入院记录单,护士需要通过入院记录单的信息初步推断产妇是否存在易致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观察产程进展,产程进展以时间(通过钟表直观显示)轴顺序呈现,护士需要判断产程中是否出现了导致产后出血的病因;评估第三产程及以后各阶段的出血量,判断是否发生了产后出血,是否需要启动相应的抢救流程;对产后出血病人应做到一边抢救一边进行评估,判断病因,根据病史、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综合判断产后出血的病因;护士根据不同的病因采取不同的急救措施。通过演练,能培养学生对病情的综合判断能力、选择正确措施的临床决策能力。
③指导学生自主记录:指导学生以时间轴记录每个案例的发展环节、产妇各项反应与相应处理措施。通过自主记录,可培养学生对于医疗文件的书写能力、对病情的归纳总结能力。
3)指导学生开展讨论:指导学生回顾实验过程,分析优点与存在的不足,理清理论与技能上存在的漏洞,然后再进行重复训练,实验结束后学生需要将实验过程与心得体会汇集完成实验报告。通过指导学生开展讨论可以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利于学生查漏补缺。
图2 实验流程及实验方法图
(2)实验方法:
1)案例法:
①使用目的:通过虚拟仿真病人在救治前后病情转归,锻炼学生护理评估、临床决策及具体实践能力。
②进入案例演练模块后,学生点击选择不同案例,案例将以时间轴为线索呈现产妇各阶段的病史资料、体格检查结果及辅助检查结果,学生需要不断进行判断评估,做出正确的评估后才能进入下一环节,如果判断措施,则提示返回重新判断。
③实施效果:通过线上虚拟实验,解决了产后出血情景再现的问题,为实践教学形成了新路径。通过真实总结的临床病例,以符合护理流程的过程,让学生完成护理评估、做出临床护理决策,最后形成合乎规范的急救处理方案,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思维意识,更好地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促进学生护理临床思维和探究实践能力,极大地提升了教学质量。
2)探究法:
①使用目的:产后出血的病因、临床表现及评估、处理原则是体现学生护理临床思维的载体,配合形象生动的发病机制展示、临床表现动画,更能巩固产后出血综合知识,提升临床综合能力。
②实施过程:进入认识产后出血模块后,学生将探究、体验不同病因下出血的机制,病因与临床表现间的关系。
③实施效果:通过问题探究式学习,允许学生反复多次实验,提升了学生从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观察法:
①使用目的:通过观察两个案例的入院记录情况、产程变化情况、产后阴道流血的多少、体格检查的结果、辅助检查的结果可以找出该产妇产后出血的可能原因,易发因素,为做出针对性的止血措施提供依据。
②实施过程:案例演练中整个产程的发展以时间为轴,随着时间的发展产程不断推进,病情不断演变,学生需要关注产程的关键节点,发现产妇产程中是否出现了易导致产后出血的情况,如产程中是否出现了宫缩乏力、胎儿娩出是否过大、是否有软产道损伤、第三产程是否出现了胎盘娩出异常、有无全身其它部位出血等,然后根据出血量判断是否发生了产后出血,出血病因是什么。
③实施效果:通过对虚拟案例产程的观察,培养了学生对病情演变的认识与观察过程变化的临床思维,有助于学生将零散的知识有序联系起来。
4)推演法:
①使用目的:通过给出的导致产后出血的病因、临床表现等内容,运用概念、前期所学医学基础知识、护理学基础指导推演出不同病因所致产后出血的针对性止血方式及不同病因与临床表现间的关系。
②实施过程:在每个导致产后出血的病因及临床表现后面都设置了层层递进的交互式任务,学生要利用原有的知识进行推演,得出不同病因所致产后出血的针对性止血方式及不同病因与临床表现间的关系。
③实施效果:通过推演过程,锻炼了学生自学能力及自我构建新知识的素质。
阶段一 实验背景与介绍
实验简介包括实验背景、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初次登录应依次浏览、熟悉内容并进行实验前准备。
阶段二 认识产后出血
步骤 1,认识产后出血的病因--认识四种导致产后出血的病因及其机制,根据不同的产后出血病因推演出可能的处理措施并可识别出不同的病因。
步骤 2,认识产后出血的临床表现--阴道流血过多;低血压症状,随病因不
同而不同的表现;腹部触诊判断宫底高度及其与宫缩乏力的关系;观察有无异常
出血灶等凝血功能异常的表现。
步骤3,认识估测产后出血量的方法:认识并能操作几种估测产后出血量的方法,如称重法、容积法、面积法、休克指数法、血红蛋白测定法。
步骤4,认识产后出血的处理原则:产后出血的处理可分为预警期、处理期和危重期,分别启动一级、二级和三级急救方案产后2h出血量达到400 ml且出血尚未控制者为预警线,应迅速启动一级急救处理,包括迅速建立两条畅通的静脉通道、吸氧、监测生命体征和尿量、向上级医护人员求助、交叉配血,同时积极寻找出血原因并进行处理;如果继续出血,应启动相应的二、三级急救措施。病因治疗是产后出血的最重要的治疗,同时应抗休克治疗,并求助麻醉科、ICU、血液科医师等协助抢救。在抢救产后大出血时,团体协作十分重要。如果缺乏严重产后出血的抢救条件,应尽早合理转诊。
阶段三 案例演练 全程演练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及胎盘因素所致产后出血案例的病史观察、产程评估、出血量及病因的判断、产后出血的处理。整个产程及病情的进展以时间为轴层层展开。
步骤 5,宫缩乏力产后出血产妇入院记录(健康史)的评估:需评估出该产妇存在年龄过大、轻度羊水过多子宫略大这样的易导致产后宫缩乏力的因素。
步骤6,宫缩乏力产后出血产妇的产程观察:该产妇第一、二、三产程均正常,胎儿大小正常,基本可以排除软产道裂伤、胎盘因素等导致产后出血的病因。
步骤7,宫缩乏力产后出血产妇产后出血量的判断:学生需要在不同的场景下选择正确的估测出血量的方法,并进行出血量的评估。
步骤8,宫缩乏力产后出血产妇的第一阶段处理:包括迅速建立两条畅通的静脉通道、吸氧、监测生命体征和尿量、向上级医护人员求助、交叉配血,同时积极寻找出血原因并进行处理,学生需要在虚拟产妇身上完成这些操作。
步骤9,宫缩乏力产后出血产妇的病因判断:学生需要综合入院记录、产程观察的结果、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最后做出病因判断。
步骤10,宫缩乏力产后出血产妇的第二阶段处理--常规措施及按摩子宫:按摩子宫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单手腹壁按摩法,另一种是腹壁-阴道双手按摩子宫法,按摩子宫一定要做到手势正确、按摩有效。
步骤11,宫缩乏力产后出血产妇的第二阶段进一步处理--宫腔填塞:宫腔填塞包括纱条填塞和球囊填塞,可以用于阴道顺产后,也可用于剖宫产后。这里将分步骤分别练习宫腔纱条填塞及球囊填塞的过程。
步骤12,宫缩乏力产后出血产妇病情如果进一步加重的处理探讨。
步骤13,胎盘粘连产后出血产妇的入院记录与产程评估、产程文书书写与判断。
步骤14,胎盘粘连产后出血产妇的出血量及病因判断:该案例学生除了要测量出血量外,还要结合第三产程检查有无出现胎盘剥离征象。
步骤15,胎盘粘连产后出血产妇的处理措施:最主要练习的是人工徒手剥离胎盘术,嘱产妇深呼吸,操作者一手拇指在前其余四指在后固定腹壁子宫底部,另一手将手指并拢成圆锥状形沿脐带进入宫腔。进入宫腔后,沿脐带顺胎盘胎儿面找到胎盘边缘,手背紧贴子宫壁,四指并拢,以手掌的尺侧缘慢慢将胎盘与宫壁分离,固定子宫体的左手与宫腔操作的右手注意配合。
是否记录每步实验结果:是
实验结果与结论要求:实验报告、心得体会
考核要求:本实验将从实验过程、实验数据和实验报告三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考核,
考察学生是否熟练掌握了实验、是否达到了实验的目的和要求。学生需要进行在
线预习、在线操作、生成实验报告单。
实验结果一:实验成功
若对于产后出血量的多少判断正确,则触发“正确处理措施”
实验结果二:实验失败,如处理措施正确,则触发“抢救失败”结果。
如处理措施正确,则触发“抢救成功”结果。